(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4日電)去年通過修正陸生三法,100學年度可招收有學位陸生。首次招陸生,雖然時程緊湊,但各校不敢大意,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有的單槍匹馬、有的組團,全是為了搶進對岸宣傳招陸生。

去年8月立法院通過修正陸生三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正式開放陸生來台就學,許多學校都引頸期盼陸生的到來。但是報名簡章直到今年4月才公布,碩博士班5月截止報名、 學士班6月截止,時程過於緊湊,讓不少學校措手不及。

雖然時間有限,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招收陸生,各校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衝。有的學校單打獨鬥,有的和大陸姐妹校合作,有的則組團搶進對岸,集中資源、壯大聲勢,希望提高知名度和能見度,好讓陸生認識。

招收大學部陸生表現最亮眼的淡江大學就是孤軍奮戰。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表示,首次招生和大陸方面沒有足夠默契,淡大只能單打獨鬥,除了到大陸舉辦宣傳會,過去和大陸進行學術交流,長期累積的成果也幫學校增加不少曝光率,短期的宣傳加上過去的努力,才讓首次招陸生獲得好成績。

民國14年創校的輔仁大學,雖然歷史悠久,知名度高過不少私校,但為了搶陸生,輔仁大學也不敢大意。輔仁大學教務長劉兆明坦言,剛開始沒多作宣傳,但後來發現「苗頭不對」,很多陸生不曉得台灣私校辦校狀況,因此校方也趕緊前往大陸,搶在報名截止前舉辦宣傳會。

對於招陸生,文化大學不只動作快,也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大學校長吳萬益表示,文大很早就派遣職員在大陸駐點,進行洽談和宣傳任務,同時再和姐妹校合作,到當地重點高中進行宣傳,希望能幫助學校打開知名度。

而包含銘傳大學、中原大學、世新大學、靜宜大學等8所私校則一起參加上海高等院校展示諮詢會,在諮詢會上和香港、澳門及歐洲大學較勁招陸生,除了讓陸生了解台灣的私校辦學,還得卯足勁介紹自己學校的特色。

隨著7、8月陸續公布碩博士班和學士班陸生招收成績,學校也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但招生成績好是否意味著宣傳策略奏效,各校也不敢給肯定的答案,只能說是知名度加上後天宣傳的綜合效果,不過經過首次的手忙腳亂,相信明年招生,各校會更得心應手。10009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cp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