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安寧照顧,讓癌末患者不再承受無效醫療痛苦,統計到今年九月,健保IC註記安寧意願,已經有八萬五千多位民眾,根據去年經濟學人雜誌評比,台灣的安寧照顧排名全球第14、更居亞洲領先位置,衛生署指出,在衛教與醫院評鑑幫忙下,註記人數倍增,緊接著推動一般病房、居家安寧服務,期望讓善終變成一種可能的醫療方式。(陳奕華報導)

安寧照護協會理事長陳虹汶醫師指出,不少民眾,誤以為接受安寧代表著等死或是放棄治療,事實上,「安寧」是拒絕無效醫療,讓病人善終,正如已故蘋果創辦人賈柏斯常用的格言「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做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統計,去年國內符合安寧緩和照護資格有8萬5千多名病患,不過實際接受安寧照護的卻只有1萬3千多人,大部分病患來不及表達意見。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今年度安寧照顧推動的進展,包含健保IC卡註記,等同於書面同意書,具有法律效力,其次,若患者來不及表達意願,已經執行CPR維生,透過配偶、父母與子女決定下,同時讓院方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可以事後停止急救,另外,持續推動一般病房、居家安寧服務。「健保局開始讓給付可以在一般病房做,你可以團隊進來,不見得要將患者送到安寧病房,可以團隊進來就開始提供安寧服務,另外居家安寧照護更重要,這是我們這個階段之後,開始努力推動的。」

統計到今年9月,已經有8萬7千位民眾簽立「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已註記於健保IC卡上,以五十到五十九歲族群為主,衛生署呼籲,為保障醫療權益、維護生命尊嚴,二十歲以上民眾應簽署安寧緩和醫療註記。






熱門關鍵字: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2011門市新款目錄, gucci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cp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