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7日電)「掙不到錢,誰還願意在主業上花工夫?」大陸溫州中小企業出現「群體性不務正業」,主因是大部分製造業者嫌製造業利潤低,不願意做實業,於是大企業造樓、小企業炒房,不少人放高利貸。

中國經營報報導,曾被譽為「製造之都」的溫州已成了資本城,中小企業紛紛逃離製造業,所有人熱衷的只有一件事:玩錢。

溫州生產型企業主要集中在皮革、製鎖、打火機、眼鏡等行業,最鼎盛的時期,前述4種商品的產量在世界佔主要地位。

如今,曾佔據全大陸90%以上、鼎盛時有1000多家企業的溫州金屬打火機業者,只剩下100家左右。而這100家只有30多家的企業老闆在專心經營,不少企業已經把重心轉移到其他行業,比如房地產、礦產等。

一名替家樂福等大型超市供貨的鞋類收購中心經理表示,每年都有8000萬至9000萬美元的訂單,之前大部分訂單都在溫州完成,今年訂單接近80%交給印度越南,因為溫州大部分的製鞋業都不接訂單了。

這名經理分析,人力、原料等成本高當然是一個原因,「但主要是大部分的製造業主都嫌製造業利潤低,不願意做實業。」他進一步表示,溫州中小企業可以說是「自動放棄生產線」,並不是因為產品沒有競爭力。

當地1名政協官員說,不少業者將企業作為融資平台,以此獲得大量銀行貸款,轉而投資房地產等行業。

放棄主業的溫州中小企業大都表現得非常缺錢,經常四處融資。天浩置業公司總經理陳鴻說,「就是因為要拿主業的殼子融資,很多中小規模的製造業才沒有停業,只要還在生產,企業主就能通過銀行、民間融資機構在那裡借到錢。」

陳鴻說,一些同業利用生產線、工廠抵押借來的錢,不是直接投向房地產,就是拿去放貸。也有業者說,既然是放貸,當然利息越高越好。10009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cp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