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埃及化學家柴威爾(Ahmed Zewail)在12年前贏得諾貝爾獎,隨後他提議在埃及境內成立造價20億美元的科學暨科技中心。

《路透》報導,當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迅速同意這項計畫,並頒與柴威爾代表埃及最高榮譽的尼羅河勛章。幾個月內,開羅南部郊區已打好「科學城」的地基,原訂在5年內完工。

柴威爾從1976年就待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當他進一步在海外贏得更多獎項以及榮譽博士學位時,他在埃及的得意計畫卻被埋沒在官僚體制和貪腐叢林之間。

他在埃及的人氣持續攀升,甚至在今年政變推翻穆巴拉克後,一度被認為是總統的人選之一。但他的高人氣似乎威脅到監管埃及政府的官員,因此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封鎖住柴威爾的計畫。

「我們一點成果也沒有。」柴威爾今年2月時向《路透》表示。不過,由於革命風潮襲捲中東地區,目前掌管埃及的軍事委員會以及平民過渡政府在今年6月再度通過這項計畫。支持者高興地認為,這個決定是中東地區邁向更新、更現代化的正面步伐。

「在舊政權時期,有些人對於集中在柴威爾博士身上的注意力感到不滿。」埃及曼蘇拉大學(University of Mansoura)泌尿科學教授葛尼姆(Mohammed Ahmed Ghoneim)表示。他是科學城計畫管理委員會一員。不過現在他開心地表示:「決策者已經改變了。」

「這個計畫是一個火車頭,將會帶動這個國家的科學研究列車。」他說。中東地區科學發展不彰早已舉世皆知,其中又以阿拉伯國家最為嚴重。該地區只有0.2%的國民生產毛額被花在科學研究上,而全球各國平均花費於科學領域的GDP為1.2%,阿拉伯地區沒有任何一間大學躋身全球前5百大大學。

研究數量微幅成長

不過,阿拉伯地區的科學家表示,改變的第一步已經跨出。《路透》日前一項全球研究報導顯示,在2000年到2009年間,中東阿拉伯地區、土耳其伊朗所出版的科學研究報告數量增加了1倍。雖然10年內從不到2%增加到4%仍是相當低,但整體進步曲線仍處於上揚態勢。

「該地區已開始在科學領域中佔一席之地。」報告指出。「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已大大地進步,儘管當地大學的品質仍舊相當平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美國大學阿爾及利亞裔天體物理學教授古蘇姆(Nidhal Guessoum)表示。

歷史榮景轉趨黯淡

阿拉伯世界為了要重返過去的黃金時代,做了很多努力。在西元8到13世紀,也就是所謂的伊斯蘭黃金時代,該地區的科學發展站世界首屈一指的地位。在當時,全世界最好的科學家都聚集在巴格達、開羅還有當時被穆斯林統治的西班牙哥多華。

穆斯林數學家發明了代數,穆斯林天文學家標誌出了天體的位置。伊斯蘭世界當時的醫療技術相當進步,以至於13到17世紀歐洲各大學最重要的醫學教科書是《醫學聖典》的拉丁文翻譯版本。《醫學聖典》是波斯哲學家暨醫生西納(Ibn Sina)於1025年所撰寫的。西納醫生在西方世界被稱為艾維森納(Avicenna)。

不過,從17世紀開始,科學革命讓歐洲一舉躍進,將中東地區甩在後頭。當時鄂圖曼帝國控制絕大部分中東地區,該王國各任統治者似乎不願意,或是無法與時俱進。

該地區科學發展衰退的原因很多,從蒙古13世紀蒙古西征造成的破壞到20世紀該地區所受的殖民剝削都被認為是可能原因。

經濟歷史學家表示,歐洲在15、16世紀開始發展海上霸權,將貿易的重心由陸路轉成海路,因此降低中東地區跨大陸貿易必經之路的重要性。

宗教與科學的角力

也有一種說法,把該地區科學發展不彰的原因歸因於伊斯蘭教的教義本身。雖然說伊斯蘭教不必然是阻礙中東地區科學發展的主因,但不可否認其教義或多或少限制了穆斯林世界的科學視野。與《可蘭經》內容相抵觸的想法通常會遭人懷疑,有時也會被宗教權威反對、鎮壓。

舉例來說,許多穆斯林引用《可蘭經》的經文來否認進化論,就如同基進派基督徒會以《聖經》來反駁達爾文一般。

約旦安曼近郊漢許麥特大學(Hashemite University)的分子生物學家戴賈尼(Rana Dajani)是名虔誠穆斯林,按照教規配戴頭巾。

她表示,她的約旦籍學生能夠接受進化論的確發生於動物身上,但若提到人類進化或是猿猴是人類祖先一事,他們仍持抗拒態度。

「在他們的看法中,上帝創造了亞當。如果你接受進化論,那表示是說世上不只一個亞當,這可行不通。」今年5月,戴賈尼在英國劍橋一場關於伊斯蘭教與科學的研討會上表示。與會學者還有古蘇姆和其他來自阿拉伯地區的研究者。她則告訴她的學生,不要把《可蘭經》當成科學教科書。「如果科學和我們對可蘭經的詮釋之間出現了衝突,那麼我們應該重新詮釋經文。」

古蘇姆表示,當天文學家嘗試以數學計算月相,以推定齋戒月應於何時開始時,受到許多人抗拒。傳統上來說,穆斯林將齋戒月的開始訂在當月能以肉眼看見新月銀光的第一天。不過,這會造成部分穆斯林國家的齋戒月會比其他國家晚開始,因為月光被雲層擋住。

「科學能夠提供各種解答,不過宗教權威並不想屈服於科學之下。他們想要成為決定辯論詞彙的人。」古蘇姆表示,他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取得博士學位。「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

這名天體物理學家表示,許多宗教權威都不鼓勵在人類演化、基因學、古生物學和人類學等領域進行研究,因為這有可能會挑戰信仰。「人們試著要在科學研究結果中找出漏洞,就為了要讓其他人對此理論感到懷疑,避免科學理論凌駕於宗教之上。」

就連埃及新設的科學暨科技組織可能也無法完全擺脫這種壓力,葛尼姆表示。

「某些特定領域可能會面臨這些限制,主要是在幹細胞研究上。」他說。(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cp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